华南考古发现大型史前蛇类遗存_专家:罕见!_每日热议

日期:2022-02-07 16:32:10  来源:互联网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公布了在广西左江流域开展发掘的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在左江流域发现大型史前蛇类遗存,其中最大的一枚脊椎骨所代表的个体,超过《中国动物志》记载的国内最大记录。研究结果还提示,华南地区人类猎食蛇类的历史可上溯至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左江,是西江水系上游支流郁江的最大支流,古代称斤南水、斤员水,发源于越南与广西交界的枯隆山。上游在越南境内称奇穷河(又叫黎溪),于凭祥市边境平而关进入中国境内后称平而河。流至龙州县城有支流水口河汇入,以下称左江。东流至龙州县上金,有明江汇入。龙州至上金段又称丽江。流经驮怀村与崇左市江州区交界处,又黑水河汇入。流经崇左市城区与扶绥县城,到扶绥县扶南乡充禾屯,支流汪庄河汇入。流至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同江村三江坡汇入郁江百色段右江。左江干流全长539公里,流域面积32068平方公里,其中有11579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全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05.4亿立方米。

人类可以在这里生存,动物们自然也可以在此繁衍生息。最近,我国的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就在国际期刊《历史生物学》刊文上发表了新的研究发现,内容就是关于在广西左江流域发现的大型史前蛇类遗存。

据研究团队介绍,在距今约6000年的宝剑山遗址和大湾遗址中,出土了较多的蛇类骨骼材料,包括一块中段蟒蛇类齿骨和大量的蛇类脊椎骨。通过与东亚地区现生蛇类骨骼标本的形态学对比,鉴定出3种蛇类:缅甸蟒、眼镜王蛇和百花锦蛇,均为典型的东洋界物种。上述蛇类至今仍分布在广西境内。

结果显示,其中最大的一枚缅甸蟒中段脊椎骨所代表的个体,全长至少4.58米,超过《中国动物志》记载的国内最大记录(全长3.56米)。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清平介绍,这些蛇骨表面大多存在一些疑似的烧灼痕,在与其共同堆积的哺乳动物遗存骨骼中,普遍存在人工切割或敲砸的痕迹。大型蛇骨很有可能是人类猎食后的残留,且不排除此地的史前人类用烧烤的方式加工肉食的可能。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期刊《历史生物学》发表。

考古研究人员发现出土的蛇骨表面有烧灼痕迹,而在这里发现的其他同时期动物的骨骼上则有明显的人工切割和

敲砸的痕迹,因此这些大型蛇骨很有可能就是人类猎食烹饪肉食的痕迹。

原来6000-7000年前的左江流域先民就已经已经有捕食蛇类的生活方式。

本次发现为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动物考古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同时也揭示了该时期的中国南方人生存状况。广西现罕见大型史前蛇类。

以上就是关于华南考古发现大型史前蛇类遗存 专家:罕见!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